上下杭明清风格的古民居大多是清嘉庆前后建的,有二三百年的历史,大多贯通上下杭,有五六进之多。

  这些古民居建筑的基本特点:一是坐北朝南,四周风火墙,多进有隔墙的库屋。每进独立,设备齐全。砖木结构的库屋抗震、防火。由于福州地处亚热带,多雨水,气候潮湿、炎热,这种高大通风的库屋冬暖夏凉。屋面倾斜度大,排水通畅,天井四周有回廊,防雨水四溅。双杭地势低洼,常受洪涝困扰,建筑设计上多带有半楼的房子,俗称溪水楼。二是家家都有高大、宽敞的客厅,为住家提供办理红白喜事的场所,也是亲朋好友聚会的好地方。三是每进库屋设备齐全,主人卧房、佣人卧房、客房、厨房、厕所一应俱全。天井设有石花架、水井,方便生活。有的库屋在前天井上加盖风雨亭(朝南向),既保证了阳光照进大厅,又可将南风引进屋内。冬天老人、孩子在大厅晒太阳,夏天家人在厅堂纳凉。福州市棉绸布商贸界“三杰”(黄恒盛布行、罗氏绸布庄、益兴布行)之一的邱华玉故居,就是这一带明清古宅的典型代表之一。

  益兴布行创办人邱华玉故居位于上杭路117号(旧址172号),后门在下杭路金源巷1号-2号(图1)。沿街布行,后为居室和仓库,共六进,占地面积3亩多。从家人保存完好的房契(民国三十二年即1943年,第三手房)上看,房产是从陈心菁(二手房)处购得的,房契上写“承主在日于嘉庆十五年(1810年)6月间用价银买断得到刘道起等所有坐落闽邑下杭街福星铺地方警编门牌金源衕2号……”,由此推测古厝建于清嘉庆十五年以前,距今已两百多年。老宅为全木建筑,构件榫卯结构,雀替、斗拱等构件造型精美(如图3、图4、图5),花窗雕饰简约大气,2号大门虽没螭吻、墀头之类装饰,但朴质之风很合新主人行事低调的作风(图2)。

  第一进 面向上杭路,墙内八柱四扇三间排。前、后厅,带半楼的前、后房。前、后天井。前后院左、右两边披房。后天井有水井。前厅是布行的营业厅,后厅是看样厅。左、右房是花厅(会客厅)。左、右两旁前披房是办公室,左、右两旁后披房是厨房、餐厅、员工值班室。